中新網黑龍江新聞4月23日電(吳健 田成剛)4月的小興安嶺,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積雪融水匯成的小溪在山間流淌。在綏佳線南岔站117-123號復式交分道岔附近,張保衛正在和9名工友,爭分奪秒地整治春融線路病害作業。他時而彎腰測量道岔幾何尺寸數據,時而跪地更換軌底墊板作業,在現場儼然是位全能的“多面手”。
張保衛原來是名車輛檢修系統質檢員,后因工作調整,2010年5月,他被分到佳木斯工務段南岔線路車間。通過每天和線路上的鋼軌、道岔打交道后,他以為1435毫米的標準軌距就是線路作業的全部要求了,可事實并非如此?此坪唵蔚膬筛撥,卻有著這么多的技術標準與檢修要求。他這才明白人們常說的工務作業“粗如大缸、細如牛毛”并非戲言。
看到身邊的老師傅三步一彎腰熟練地使用著道尺測量線路、道岔尺寸,他心中不禁升騰起對于線路知識的深切渴望。他開始認真學習線路工基礎知識,提前了解次日作業計劃,翻閱相關施工方案進行預習。遇到不懂的問題,他放低自己的姿態,忘記年齡保持空杯的心態,虛心地向班組的老師傅請教。從實操練手到理論練腦、從月度考試到崗位練兵,他都踴躍報名、主動參與,抓住一切能提升技能水平的機會。
漸漸地,他掌握了一些線路、曲線、單開道岔的維修技能。但他并不滿足于當前的現狀,繼續深耕菱形道岔、復式交分道岔的養護維修方法,他開始自主研究道岔結構圖等知識,看見復式交分道岔結構復雜,時而會出現道岔前后與渡線方向不良,道岔爬行等一系列病害出現,他就跟隨當時老工長的身后,問個不停。
2018年,南岔線路車間劃歸到綏化工務段。班組經過人員的重新劃分與調整,45歲的張保衛作為一名“老人”的身份被留了下來,成為維修四工隊的一名職工。這個工隊負責南岔站152組道岔,22條站線的維修保養任務。由于新人老人交加,他覺得自己更要發揮自身的特長,在日常維修、施工作業中干在前面,沖在前面,運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為身邊的新同事做好技術標準、作業規范的各項講解。
張保衛同志經常說,線路工崗位鍛煉人,磨人磨性情。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學習意識有多么強烈,他努力背誦記憶著各項技術資料,為了強化記憶,他一邊背誦、一邊用筆進行書寫。中性筆管寫空了一盒又一盒,書桌抽屜里裝了一大半空間的空筆管。
天道酬勤,他不斷在實際工作中成長進步。而車間也給予了他更多的機會,讓他更好地得到鍛煉成長。2020年,車間推薦他報名參加集團公司鐵路線路工崗位技能競賽。一開始他是退縮的,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昂髞砦抑饾u調整心態,在備考期間,為了讓自己沉下心來學習,我把手機流量關閉了,這樣視頻和微信朋友圈就都看不到了,能讓自己多一份心安!睆埍Pl說。
為了能順利地通過考試,他每天早上4點起床背《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和《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有空到實訓場地繼續練習實作。知道自己的道岔全項目檢查實作水平有所欠缺,他就反復練習,邊練習邊總結,直到非常熟練為止。為了擠出時間學習,他還利用午休的時間繼續練習,晚上回到宿舍又繼續復習背誦理論知識,一背就到凌晨一兩點。
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他在比賽中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績。有了比賽的經歷,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與差距,并在賽后開始了新的學習進程。2023年,綏化工務段推薦他參加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鐵路線路工崗位技能競賽。他不負眾望,取得了線路工崗位第二名的可喜成績。而當大家詢問他成功的秘決的時候,他只默默地說了一句:“只要肯悟,就沒有走不通的路!
這次競賽既是展示技能水平的大比武,也是一次對自身水平的實戰檢驗。他回到單位以后,一時間成為車間里的“紅人”,工友們一邊羨慕他的成績,一邊羨慕他得到的物質獎勵。在車間營造出“比、學、趕、超”濃厚的氛圍,促進整體業務素質大提升。(完)